心懷祖國奉獻畢生——錢學森
1938年,27歲的錢學森在美國獲博士學位,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遠在美國并在科學事業上已頗具建樹,完全可以享受到優厚的待遇。可是他卻不顧重重阻撓,曆經5年的波折,終于在1955年回到祖國。1958年,當他看到從農村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的孩子,連買把尺子的錢都沒有,便将自己《工程控制論》的稿費捐出來,專門買些學生們的學習用品;1962年,國家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又将自己《物理力學講義》、《星際航行概論》的3000多元稿費作為黨費上繳給組織;1978年,他将組織上為父親落實政策補發的一筆錢,同樣交了黨費;1994年,他獲得“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他連支票看都沒看,就寫了一份委托書,将這筆高達100萬元港币的獎金,捐給了我國西部的治沙事業。
正如一位記者同行所說,金錢、名譽、地位,在錢學森這裡,都沒有生存的市場。回顧錢學森的一生,他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全部無私地奉獻給了他的祖國和人民,以及人類發展事業。他用一生抒發着自己的家國情懷,踐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為自己許下的諾言奮鬥終生。他身上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科學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将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