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黨史中的廉潔故事(十一)

任弼時的“三怕”

不怕艱苦、不怕吃虧、不怕犧牲……在黨的百年曆程中,無數的共産黨人以如磐的信念書寫了許許多多的“不怕”。但對于任弼時來說,他的一生中卻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煩人,三怕多用錢。這“三怕”也是任弼時始終恪守的人生信條。

怕工作少——“能堅持走一百步,就不該走九十九步”

1943年的一天,延安棗園熱鬧非凡,院内正在舉行一場軍民紡線比賽。哨聲一響,一台台紡車快速轉動,發出的聲音響徹延安上空,勞動的熱情洋溢在棗園内外。參加此次比賽的還有不少中央領導,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任弼時就在其中。

任弼時參加紡線比賽不是偶然。1939年2月,在毛澤東發出“自己動手”的号召後,向來最怕工作少的任弼時身體力行,帶頭參與到大生産運動中。每天處理完中央機關的大小事務後,任弼時就和夫人陳琮英學習紡線。在紡線本領與日俱增的同時,他還發現舊紡車效率低下,便抽空鑽研,對紡車進行了改造。得益于經常性的紡線勞動,在1943年的這次紡線比賽中,任弼時輕松獲勝。

在延安,任弼時忙碌的身影不隻出現在紡車前。窯洞内,他伏案工作,為了黨的各項事務殚精竭慮;山坡上,他揮舞鋤頭,帶領大家墾荒種菜。體弱多病的他,從未訴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淮海戰役期間,任弼時因商議戰事無法正常休息,血壓上升至200多毫米汞柱,脈搏每分鐘跳動100多次。醫生規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過4小時,可實際上,任弼時的工作時間遠大于此。見他長期抱病工作,同志們勸他多休息,任弼時說:“能堅持走一百步,就不該走九十九步!”

正是因為這“不該走九十九步”的堅定信念,1950年,赴蘇聯治病的任弼時在病情稍有好轉後便迫不及待地返回工作崗位。回國後,他常常忘記自己是個病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年10月,46歲的任弼時因勞累過度病情惡化,猝然離世。

怕麻煩人——“當幹部的一絲一毫也不能特殊”

因為怕麻煩他人,在長征途中,任弼時拖着病體,甯願吃力地拄杖前行,也不用擔架。在轉戰陝北的路上,他多次摔倒在地,就自己爬起來,不讓人攙扶,一直走到目的地。

任弼時不隻是在日常瑣事上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在工作上,更是從不搞特殊化、不向組織提要求、不為子女謀私利。任弼時再三強調:“凡事不能超越制度。黨的幹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更不能搞特殊。”

新中國成立後,任弼時的家位于北京景山東街,房子緊挨馬路,十分吵鬧。有關部門為了讓他安心工作和休息,給他另找了一處住所。任弼時得知後,嚴詞拒絕:“那房子住着一個機關,而我是一個人,怎麼能為我一個人牽動一個機關呢?當幹部的一絲一毫也不能特殊。”

直到逝世,任弼時始終住在原來的房子裡。

怕多用錢——“不能忘記目前我們國家和人民還有困難”

任弼時怕多用錢,不是吝啬,而是時刻惦記着國家和百姓。

黨中央從西柏坡遷到北平時,有關部門建議給書記處的同志們每人做一套新衣服,以參加入城閱兵式。任弼時卻不同意,他說:“我們是穿着這身衣服打天下的,也能穿着這身衣服進北平。”

進城後,工作人員想換掉他的舊被子、舊衣服,被他制止:“你們不要以為現在進城了,應該闊氣一些了,這樣想就不對了,不能忘記目前我們國家和人民還有困難,什麼東西也不準給我領,那些被褥和衣服補一補還可以用嘛。”

一件用妻子的舊圍巾織成的背心,他一穿就是十多年;組織上發的一條毯子,他一直用到逝世。任弼時經常提醒孩子們節約用電,并在開關處寫上“人走燈滅”的字樣。他要求工作人員減少用車次數,盡量把需要辦理的事情集中起來一次辦完,以節省汽油。細枝末節中,彰顯着任弼時一貫的艱苦樸素作風。

“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着沉重的擔子,走着漫長的艱苦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葉劍英這樣評價任弼時。

如今,這位“人民的駱駝”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駱駝精神”依然影響着一代代共産黨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