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時間:2011年10月21日下午13:30―15:30,要求13:15到場
答辯地點:第一組崇德樓211、第二組崇德樓204、第三組崇德樓201
評委安排:
第一組評委:曾芬钰、趙文會、王樂鵬;
第二組評委:潘 華、崔樹銀、王 輝;
第三組評委:張世翔、張雙甜、陸 青;
答辯要求:
(1) 将59個申報團隊分為3組,每組平均20個(第一組19個)(見下表);
(2) 每組設答辯評委三名;
(3) 每個團隊全體成員均要參與答辯,其中 1名同學作為主要發言人,其餘同學答辯時補充說明;
(4) 每個團隊準備5―7分鐘的答辯發言,主要介紹團隊成員情況、項目内容、意義、創新點等。
請各小組做好答辯準備。如因故沒有按時參加答辯,視為放棄。
bevictor伟德官网大學生科創工作管理委員會
2011年10月17日
答辯安排表
序号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學生 | 指導 教師 | 分組 情況 |
第一組 | ||||
1 | 上海市文化資源分布與人口結構契合情況研究 | 金超龍 | 慈向陽 | 第一組 |
2 |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上海市市民出行方式調差 | 郭麗琨 | 胡道玖 | 第一組 |
3 |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貢獻度研究 | 王思博 | 費敏 | 第一組 |
4 | 上海市農村農業信息化推廣與伏擊狀況的調研分析 | 嚴薇 | 孫波 | 第一組 |
5 | 影響“傳統建材”到“綠色建材”的關鍵問題 | 柴海華 | 王素芳 | 第一組 |
6 | 現代經濟視域下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研究 | 胡昆侖 | 曾琰 | 第一組 |
7 | 基于現代通訊技術條件下的視覺&聽覺共享系統 | 鄭轶敦 | 李春麗 | 第一組 |
8 | 電子商務工程師的需求預測研究 | 楊志軍 | 李春麗 | 第一組 |
9 | 上海大學生開設網店狀況的調查研究 | 梅琳 | 李春麗 | 第一組 |
10 | 我國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 林鍵 | 馬曉青 | 第一組 |
11 | 電力資源約束度與産業結構調整策略研究 | 王奕 | 馬曉青 | 第一組 |
12 | 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就業問題的研究 | 賈辛瞳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3 | 産業結構調整對上海經濟的影響 | 孫瀾芸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4 | 技術進步對上海能源消費的影響 | 廖晨凱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5 | 通過改善經營模式提高電力生産企業盈利能力思路探索 | 徐�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6 | 上海市南彙區外來暫住人口生存狀況的調查研究 | 王光娜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7 | 中國房地産泡沫預警指标體系構建及實證分析 | 陳俊蕾 | 謝品傑 | 第一組 |
18 | 關于ERP沙盤經營之道的研究以及輔助軟件的開發 | 蔡娜 | 陸青 | 第一組 |
19 | ERP沙盤輔助軟件――理财高手(面向ERP企業沙盤經營的資金流分析研究及分析軟件開發) | 蔡楠 | 陸青 | 第一組 |
第二組 | ||||
1 | 上海市城鄉結合部居民社會保障需求的調查研究 | 鄭思茹 | 朱玉知 | 第二組 |
2 | 大學生“網瘾”跟蹤調查研究 | 姚雯 | 朱玉知 | 第二組 |
3 | 在線校園便利社區的可行性分析 | 譚峥嵘 | 王樂鵬 | 第二組 |
4 | 上海在線校園便利社區的調查 | 黃壯壯 | 王樂鵬 | 第二組 |
5 | 在線社交網絡對上海大學生的影響研究 | 俞嘉琳 | 王樂鵬 | 第二組 |
6 | 上海市農産品供應鍊機制優化――以上海市農産品批發市場、運 輸配送企業為例 | 李博 | 王冠軍 | 第二組 |
7 |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bevictor伟德官网試卷檔案倉庫管理系統開發與實施 | 劉香 | 王冠軍 | 第二組 |
8 | 基于自我管理理論的現代大學生能力培養研究 | 趙帥印 | 徐華 | 第二組 |
9 | 高校社會聲譽對畢業生求職競争力的影響分析調查――以上海地區經濟學類專業為例 | 榮康 | 耿鋒 | 第二組 |
10 | 大學生低碳生活需求意願調查與研究 | 崔亞芳 | 容慶 | 第二組 |
11 | 大學生職業志向互動與自主學習規劃平台 | 陳允頤 | 王鑫印 | 第二組 |
12 | 上海大學生網絡團購的風險及現狀研究 | 何笑蓉 | 王穎 | 第二組 |
13 | 上海綠色有機農業基地調研及産業發展建議 | 封亦敏 | 趙俏姿 | 第二組 |
14 | 關于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 缪玉東 | 程創 | 第二組 |
15 | 穩定農産品價格與農産品物流運輸之間的關系研究 | 劉哲 | 張世翔 | 第二組 |
16 | 降低我國公路運輸成本的思路及方法研究 | 屈楠 | 張世翔 | 第二組 |
17 | 校企聯營環境下南彙大學城的校園快遞運營模式研究 | 殷夏利 | 張世翔 | 第二組 |
18 | 在南彙大學城建立廢舊物回收中介網絡并進行積分制運營的可行性研究 | 廖凱斌 | 張世翔 | 第二組 |
19 | 智能電網建設對中國電力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研究 | 鐘毅聰 | 張世翔 | 第二組 |
20 | 企業樹式生長法則的研究 | 柴林 | 張世翔 | 第二組 |
第三組 | ||||
1 | 電力行業(華東各省市)IT服務管理現狀及需求分析 | 宮偉 | 潘華 | 第三組 |
2 | 關于我國反竊電立法現狀的分析 | 陳倩� | 秦瑞傑 | 第三組 |
3 | 各類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對比及應用研究 | 石曉菲 | 汪洋 | 第三組 |
4 | 長三角地區能源消費碳排放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 馬輝 | 楊慧敏 | 第三組 |
5 | 基于高校學生奢侈品消費視角的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調查研究 | 金佳敏 | 曾芬钰 | 第三組 |
6 | 基于大學生涯規劃視角的高校大學生“成長管理”研究 | 任丹 | 孫攀峰 | 第三組 |
7 | 上海市時間銀行聯網機制研究 | 費心怡 | 崔樹銀 | 第三組 |
8 | 上海“超齡”智障人士救助問題研究 | 夏鵬琳 | 崔樹銀 | 第三組 |
9 | 上海垃圾沼氣發電問題研究 | 陳飒飒 | 崔樹銀 | 第三組 |
10 | 上海市交通擁堵問題的現狀調研與解決對策研究 | 曹潇哲 | 趙文會 | 第三組 |
11 | 節能減排之綠色出行上海城市自行車租賃調研 | 柏俊汝 | 趙文會 | 第三組 |
12 | 上海市環境保護資金使用财務信息披露 | 劉靜 | 孫海彬、孫攀峰 | 第三組 |
13 | 上海高校環境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狀況分析 | 趙哲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4 | 上海是大學生科創對大學生就業影響調查研究 | 李劍音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5 | 上海社區養老模式及老年精神保障調查研究 | 朱峰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6 | 電力上市公司光伏發電效益分析 | 焦永健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7 | 上海市社會管理模式創新――以對上海市部分社區的調查為例 | 趙慧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8 | 綠色營銷:現代企業制勝市場新法寶 | 康文彬 | 孫海彬 | 第三組 |
19 | “美女經濟”現象研究 | 趙亦婷 | 孫海彬 | 第三組 |
20 | 電力員工再培訓現狀及對策調查研究 ――以上海地區為例 | 王靜 | 孫海彬 | 第三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