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網頁故障,本欄目轉登至經管學院基層黨建網連載。
楊秋麗:bevictor伟德官网2008202班學生,上海世博會志願者,2010年8月9日―8月22日服務于世博園中國館部省市公共館公共區域。經作者本人同意,以下文字摘自楊秋麗日志,有删減。
小白菜日記1
小白菜日記2
8月10日
小白菜日記3
8月11日
小白菜日記4
8月12日
9:30,和幾名志願者埋伏在中國館正門口,看人流越來越多地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大汗淋漓,此時出現的不隻是一個劉翔,而是無數多個劉翔!他們跨越重重阻礙,隻為得到一張預約券能夠進入中國館,當來到南廣場時才徹底絕望,因為隊伍早已排得老長老長,這就好比是人生的長跑,在你的前頭,永遠會有人無法超越并且保持領跑,但幾圈過後,也就慢慢習慣了,習慣了眼前的風景,最後還會驚訝地發現你們竟然又在終點相遇。
中午去晚了,食堂的飯又冷又難吃,沒有選擇的餘地,整個下午都在不厭其煩地重複着相類似的問題,除了有幾個闊氣的印度人前來詢問路線。
回去的車子空調又壞了,司機師傅說大家屏一屏,才一個多小時,我們全都無言。昨天晚上太熱了,一夜在床上翻來覆去沒有睡着,看見窗外的天色漸漸變亮,心裡卻又一種踏實的感覺。太累了所以在車上睡着,醒來的時候,汗水滴到眼睛裡,眼睛很痛。
小白菜日記5
8月13日
例會前,組長開始發徽章,我們注重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鼓勵――不可否認,對于徽章的喜愛似乎從第一批志願者起就流傳開來。會有遊客羨慕地盯着你的徽章看,問你哪兒買的;會有遊客直接要求你送他一枚,微笑着拒絕。因為每一枚徽章都是我們辛苦工作的見證,也有隐藏在其背後的故事,就好像二戰的士兵以獲得“十字勳章”為榮耀,徽章已成為志願者的标志之一,并逐漸形成園區内的一種文化。
休息室内,大家在分享幾天來遇到的各種有趣事件,交流工作心得。每天都會聽到無數條尋人啟事,有家長把小孩弄丢的,有小孩把家長弄丢的,昨天還碰到把自己外來的丈母娘弄丢的。對于操着上海口音的上了年紀的遊客,我用上海話回答會讓他們倍感親切;對于來自東北的遊客,我學着電視上本山大叔,略帶東北腔兒的回答常常把大夥逗樂,為遊客減輕長時間排隊的疲勞,也讓自己輕松一下,我們就這樣在工作中自娛自樂,“暑”不勝收。
轉眼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從員工通道走向停車場,一群軍人在大太陽底下站軍姿,一個個身體挺拔,從他們身邊走過時沒有任何聲音,不知道他們是被罰站,還是在挑戰極限。回去的車子空調有壞了,不得不再經曆一次“桑拿”的洗禮……
小白菜日記6
8月14日
10:30左右,剛回到休息室,有人先一步跑來說俞書記将帶領一群世博局的領導前來慰問,我們趕緊收拾桌子、張貼宣傳海報。過一會兒,領導們來了,俞書記對大家的精神狀态表示滿意,再三關照要注意身體,不要帶病上崗。随後又向前排同學詢問吃住等方面的情況,來回的車上是否都有座、校有沒有發高溫慰問品等等。我們按實情一一叙述,除了寝室裝空調的問題,書記說還有待考慮。由于領導的到來,館方負責人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今天是周六,入園的遊客估計超過40多萬。某些崗位有“高峰志願者”前去支援,他們都是些已工作的成年人,自願放棄雙休日的時間來到世博園,他們才是真正的志願者,讓人欽佩。
下午快換班的時候,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從背後拍了我的肩膀,說和她的表姨夫走散了。我帶她去了援助中心,指導她填表格、安慰她不要着急,由于系統的故障,這條尋人啟事一直都沒有播出去,等了很久,女孩兒急得哭了,我來回跑了好多次去催促,工作人員的态度很差,說你的任務就是把她帶到這,别的你就不用管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才有播了一遍,我和女孩站在北京館門口焦急地四處張望,當我正踮起腳尖努力找尋的時候,另一名志願者叫住了我,指着前面對我說人已經找到了,我看到女孩的身邊多了一個人,他們的背影很快淹沒在人潮之中……沒有留下一句“謝謝”,也好像從來沒有過萍水相逢。
10:30左右,剛回到休息室,有人先一步跑來說俞書記将帶領一群世博局的領導前來慰問,我們趕緊收拾桌子、張貼宣傳海報。過一會兒,領導們來了,俞書記對大家的精神狀态表示滿意,再三關照要注意身體,不要帶病上崗。随後又向前排同學詢問吃住等方面的情況,來回的車上是否都有座、校有沒有發高溫慰問品等等。我們按實情一一叙述,除了寝室裝空調的問題,書記說還有待考慮。由于領導的到來,館方負責人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今天是周六,入園的遊客估計超過40多萬。某些崗位有“高峰志願者”前去支援,他們都是些已工作的成年人,自願放棄雙休日的時間來到世博園,他們才是真正的志願者,讓人欽佩。
下午快換班的時候,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從背後拍了我的肩膀,說和她的表姨夫走散了。我帶她去了援助中心,指導她填表格、安慰她不要着急,由于系統的故障,這條尋人啟事一直都沒有播出去,等了很久,女孩兒急得哭了,我來回跑了好多次去催促,工作人員的态度很差,說你的任務就是把她帶到這,别的你就不用管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才有播了一遍,我和女孩站在北京館門口焦急地四處張望,當我正踮起腳尖努力找尋的時候,另一名志願者叫住了我,指着前面對我說人已經找到了,我看到女孩的身邊多了一個人,他們的背影很快淹沒在人潮之中……沒有留下一句“謝謝”,也好像從來沒有過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