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經管學院推進“課程思政”融入線上教學

為進一步推進“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成長不掉線”線上教學持續有力的開展,經管學院積極響應學校黨委和教務處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提前謀劃、精準施策,從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充分發動教師全員參與,在思想上赢得老師們的理解與大力支持,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學院不僅對線上教學各項工作做了周密安排,而且還引導授課教師結合此次全民抗擊疫情過程中典型案例,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将線上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賦予專業課程價值引領功能,不斷拓展課程思政新路徑。

經管學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工作與思想工作,積極引導授課教師将疫情防控、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進行充分融合,充分發揮課堂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學院要求全體黨員教師和2017-2019年已經立項“課程思政”的教師率先垂範,将思政教育融入線上教學人才培養全過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将思政教育嵌入每一節課中,強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2月初進行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開始,老師們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積極的心态、飽滿的熱情和頑強的意志,在線上教學中始終踐行初心使命,把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中的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專業教學過程,引導廣大同學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使命擔當與責任堅守,培養家國情懷、見諸愛國主義行動、崇尚科學、不斷提高科學素養。


 

一、教書育人兩相宜  潤物無聲啟心間

學院教師密切關注抗疫形勢,緊密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和疫情防控進展,及時将戰“疫”一線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迹融入教學之中,充分發掘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思政素材,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将價值塑造貫穿始終,培養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觀,讓同學們從感性角度上升到理性思考,切身體會到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馬勇老師的線上課程《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通過騰訊會議視頻交流的方式,馬勇老師與《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教學團隊的鄒秀清和田萃老師積極溝通,就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改革等相關内容進行多次研讨。馬老師指出,《環境與資源經濟學》這門課與習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設思想密切相關,因此在《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教學課堂設計中,課程團隊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這一課程思政主線,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台,為課程不斷加“料”。

馬勇老師于2018年8月作為專業技術人才赴新疆喀什大學開展支教工作,2020年1月結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回到我校。在新疆工作期間他不僅承擔了喀什大學經管學院7門專業課程的講授任務,堅持“傳、幫、帶”,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主動将上海課程思政經驗全面引入喀什大學,并幫助喀什大學多位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申報與指導。此次線上課程開展以來,他積極把援疆經曆與見聞貫穿在《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的授課當中,以自己的親身見聞,引導學生樹立國家安全、環境保護、資源優化開發等理念,他的援疆經曆成為課程思政的鮮活案例。



容慶老師的線上課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在進行線上課程準備時,容慶老師根據課程特點,結合當下的社會狀況,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專業課程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在線上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得思政教育更加生動和立體。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中銘記自己肩上的使命與擔當,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将所學的專業知識服務于國家需要和民族振興。



容慶老師的線上課程資源 

容老師指出,“疫情”本身就是一種活教材。通過融入當前鮮活案例,把握住課程重點的環節和一些細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那些樸素真理,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與幫助學生确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陳新春老師的線上課程《社會保障學》

社會保障學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的基礎課程,陳新春老師将思政内容與專業基礎知識緊緊融合,将思政教育嵌入到每一節課中。陳老師強調,自疫情爆發以來,各級政府、企業積極響應黨中央号召,上下齊心、協力奮進,迅速建立起聯防聯控的社會保障工作機制。在醫療救助、防疫物資保障、生活物資運輸與保障等社會保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以超乎尋常的氣魄與擔當,展現了中國效率、中國力量、中國精神。


陳新春老師的線上課程資源

陳新春老師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經濟全球化使得我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密切。在新冠肺炎可能發展成為全球性流行病的當下,中國身處疫情爆發中心,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全國動員、全盤統籌、全員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優勢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也得到生動體現。


二、課程思政強根本  線上教學重實效

當代大學生接觸新生事物較多,有較強的自我意識,願意提出自己的創見,他們對線上教學的内容與教學手段會有更高的要求。經管教師從大學生實際出發,在進行線上課程思政教學時,多措并舉,在課前、課中、課後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為培養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保駕護航。


汪洋老師的在線課程《建築材料》

汪洋老師的線上課程資源

特殊時期,特殊的授課方式,特殊的“如鹽入味”。汪洋老師在《建築材料》課程中,結合綠色建材的基本專業知識,引入這次抗疫過程中火神山、雷神山通風、隔熱、排水等綠色建材的使用例子,這些綠色建材不僅保證了在如此短的建設時間内高質量高标準建好了兩座醫院,而且還在醫院後期的運營維護上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這個案例組織學生讨論如何做好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很多學生踴躍發言,提出了不少好的點子。


戰“疫”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感在雲端自然流淌

汪老師指出,線上課程教學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現自己才能的環境,很多平時不善表達的學生在網絡上會有表現的學習欲望,隻要合理引導這種學習欲望就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在線上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更能夠讓我們的課程思政工作“活起來”、“動起來”和“萌起來”,使我們更好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占領網絡思政教育的主陣地。



王萍萍老師的線上課程《統計學》

王萍萍老師搜集疫情中有關醫護工作者、國家關于疫情部署、學生隔離防疫等問題,精心選擇,制作成内容豐富的課件,将統計學與這些内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認知。



圍繞着疫情中有關的事件與學生們進行學習讨論

王老師在《統計學》課程中引入課程思政的内容,激發同學們為國家學習、為民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她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利用統計學模型預測疫情拐點,盡可能考慮多種因素,力圖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計學模型與防疫政策相結合,為打赢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除了一些專題知識點講授之外,王老師還通過群指導、直播、轉發圖片文章與視頻等各種各樣的途徑分享正能量新聞,向學生傳遞敬畏生命和感恩教育的理念。


徐莉莉老師的線上課程《管理學原理(雙語)》



徐莉莉老師的線上課程資源

徐莉莉老師指出,疫情防控實踐和管理方法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制度自信和中國政府的管理水平,疫情防控中所彰顯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升華,是奪取疫情防控鬥争的精神密碼。徐莉莉老師采用網絡微視頻、案例分析、專家講座、小組讨論、主題演講、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效發掘當代大學生的興趣點。徐老師圍繞着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研究,并使用相關教學理論進行闡釋與透析,展開廣泛的讨論,在交互式溝通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理論與知識點。



合理導入課程思政的理念

徐老師認為,從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特點和實際效果來看,它與管理學有着本質的相通之處,即揭示和遵循人的思想活動的客觀規律、主體和主要客體都是人。課程思政教育首先應從大學生實際出發,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征與成長訴求。



李春麗老師的線上課程《電子商務管理實務》

面對“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的青年大學生,老師們可以利用線上教學的這一時機,推動課堂思政元素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李春麗老師在進行電子商務管理實務的線上教學時,帶領同學們回顧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曆程,跟随實際數據感受祖國的經濟發展,并在課後作業中讓同學們積極思考并闡述内心感受。特别是她借用疫情期間,各地居民借助網絡訂餐、購物,大量的快遞小哥為了“宅家居民”送物、送餐、送藥,解決了疫情期間封閉管理的最大難題,正是我國發達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這次抗疫的順利推進。

李春麗老師的線上課程資源

李老師提出,作為一名專業課老師,授課時,我們要有過硬的專業功底,與時俱進的授課内容,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做人。我們結合課程的特點,将愛國、誠信、道德、法律等方面潛移默化的融入課程,如溶鹽入湯中,育人潤物細無聲。


共克時艱,戰疫防疫不掉線

在防控疫情期間,老師們适應教情學情變化,精備善教,與學生們共克時艱,逆流而上,展現了高校教師的師風師德和職業素養。老師們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的力量,通過QQ、微信、騰訊會議等方式,加強學生的溝通和思想交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和心理動态,積極鼓勵引導學生,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地滲透中、自然有機地延伸中、無縫無痕地融合中,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标。


 課程思政入腦入心

 

結 束 語

疫情當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一幕幕動人的畫面,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凝聚了無堅不摧的中國力量,诠釋了逆行而上的中國精神,讓世界為中國贊歎。這樣的中國力量,需要廣大青年大學生繼續傳承;這樣的中國精神,需要青年大學生發揚光大。經管學院積極倡導和引導各門專業課教師在網上授課過程中,肩負起“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使命擔當,将專業知識的傳授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起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經管學院的教師們“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堅持思想引領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将思政教育元素貫穿在課程實施全過程,緊密結合時政動态社會熱點,不斷貼近學生思想與生活實際,引發學生情感與理性的共鳴,注重“術”與“道”的結合。下一步,經管學院将進一步深入推進線上教學課程思政建設,将立德樹人貫徹到線上課堂的全過程、全方位、全成員之中,使學院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推進、相得益彰,努力構築經管學院全員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經管學院 唐景備 胡偉 供稿


Baidu
sogou